您好,计算过程如下 公允价值增加利润总额710-690=20 租金收入增加利润总额2*12=24 所以是20+24=44
18年1月1日,甲与B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将16年1月1日购入的价款6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办公楼出租给B,租金450万元,租期为2年,租金于每年年末支付。该合同于当日生效。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出租当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6750万元。18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7500万元;19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7950万元。19年12月31日,租赁期满,甲收回该项投资性房地产。20年1月1日,对外将其出售,售价为8250万元,款项已收到,存入银行。不考虑相关税费。 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1)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2)18年12月31日甲的会计分录(3)计算甲2019年应确认的损益的金额(4)20年1月1日甲出售该办公楼的会计分录,并计算甲公司应确认的处置损益。
8.单选题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自2×20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一栋自用厂房出租给某单位,租期为4年,每年年末收取租金5000万元。该厂房原价为24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19年12月31日已使用10年,已计提累计折旧6000万元。2×20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减值测试时,发现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500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投资性房地产对甲公司2×20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万元。A5000B2000C4400D600
13.单选题某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19年7月1日购入一幢建筑物,并于当日对外出租。该建筑物的实际取得成本为10200万元,用银行存款付讫,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2×19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0万元。2×20年4月30日该企业将此项投资性房地产出售,售价为12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影响营业成本的金额为()万元。A11000B10200C9700D10500
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00万元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其公允价值变动情况为:2022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690万元,2023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710万元。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每月取得租金收入2万元,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对甲公司2023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5.2×19年12月31日甲公司购入一栋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实际支付价款6000万元。甲公司对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预计使用年限为3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22年1月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满足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决定改按公允价值模式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2×20年12月31日和2×21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分别为6500万元和6700万元(与2×22年1月1日公允价值相同)。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不考虑2×22年1月份的折旧以及所得税等因素。下列关于该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的会计处理表述中,正确的有()。 A.应调整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1100万元 B.应调整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700万元 C.应调增盈余公积110万元 D.应调增未分配利润990万元
提前9.30号前申报,但是我查了年报在10.31号,现在申报提示我没有权限访问?我该怎么操作?
老师,想咨询下,这张表一般怎么填写?如果选择一次性扣除,固定资产原值为:300万元,残值率为0,折旧年限为5年。
老师,那个登记时间写注册营业执照时间还是税务登记时间
老师,您好,电子税务局里在哪里能查到社保是哪个办税员申请的呀
甲公司在京东有店铺,甲公司和京东,政府签订协议,甲公司和政府各付50万共计100万给京东,做优惠券,然后京东是否要开票,然后公司店铺业务员讲,比如京东每单优惠券5元(从100万元里出),付给甲公司。那么京东要求甲公司开票,甲公司要开发票吗?
电子税务局在哪里看是一般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购买展架/KT板,发票名称开:印刷品*广告物料,这张发票能用吗
您好一般纳税人开具技术维修发票可以简易计税开成3个点的吗
老师咨询一下,公司的章程在哪里下载
请问一下,9月份的社保已经申报了,但是没有缴费,然后25年的社保基数这两天刚出来,然后我如果这个月要补缴七八月的,是要先把9月份的申报作废了,然后一起重新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