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预付账款、租金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老师们,我在一家家族企业工作,2020年7月入职的,这家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属于工程检测服务行业,我这半年时间里已经把这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都提出来并写出了财务管理制度,但问题是这个公司现在租的是个人住宅楼,所以财务部与结算部合在一个房间也是为了对账方便,可财务总监是老板的亲侄子,却是一个非会计专业的人,而且他不止监管财务部结算部,还有其他科室,他是按照自己的那套方式主要负责与挂靠我公司的那30几个人的结算,这么多年公司已经换了3任会计了,问题就是出在这所谓的财务总监上了,他的做法让各方面的账很乱,内部人员预支出去的钱无人及时要票,累计现在近600多万的预支款,好多都联系不上,既要不来钱也要不了发票,于是他就找外挂人员或者自己内部比较信任又没有买社保和交个税的人大量地去税务局代开发票,公司承担税金,让后把钱转给这些人再让他们转到出纳那边就是所谓的内账
您好,老师,我们是一家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成立5年一直没有健全的账目,没用财务系统,帐目很乱,现在我刚进这家公司两个月,1-5月份的账目都是瘫痪的,现在在整理关于销售票据,统计了销售额和部分销售费用,但是成本方面只有成品出入库,没有原材料数据。我计划8月份按照常规的财务流程做财务报表出具利润报表,但是遇到一个难题,我们的企业是这样的,工厂那边只有8-10人产生的费用都是计入生产成本,我们的财务人员和老板是在长沙市有一个店铺,老板销售经理都在这边,新的店铺产生的租金、门面转让费、员工租的宿舍,房租水电这些费用我应该走销售费用还是管理费用,我们租了一个店铺和2层房屋楼,供门面和财务人员、销售人员住宿吃饭的,还有门面和办公室涉及一些固定资产,我应该怎么做账比较好呢。
老师,就是我们是药店连锁有限公司,下面有30家加盟店。合起来是一般纳税人,现在有10家给它分出来,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现在就是账务处理这方面,这10家店在总部以部门核算,每月上交营业款,减去他们店里应该承担的费用,税费,剩下的钱以发工资形式发给他们各门店。购买做到他们各自店里,销售收入等全部都做到各自店里,他们付给总部加盟费。现在这家店去税务,银行,全部弄好了,作为小规模纳税人了,那它在总部的账怎么处理?是得新建账套吧,那它原来的库存商品,房租,应收账款,医保欠款,怎么办?它店还是那家店,业务库存都不变,它只是改变核算方式
老师好,我们是一家食品加工+零售企业。租用张三的门面房,每月付给张三租金。现在刚好中秋,我们企业自己生产的有月饼,用价值一万块钱的月饼抵房租。请问我们该如何做账,借方挂什么科目合适
老师您好:我们公司是一般纳税人,销售加工工煤炭企业。2021年工资(8-11月工资总额98200元),核算分录是①借生产成本-工资,贷:现金(没有通过制造费用过渡)。②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工资。凭证后面简单附列了工资表及成本分配表 且没有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公司员工有15人,且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因为这些人是临时季节性用工(没有签临时工合同)每个人工资每月也在1500元左右,且都是有低保的,所以不敢申报报税 2022年5月没有纳税调增,现在想把这98,000进行2023年5月所得税纳税调整,,可是22年我们的工资和个税都是相符,如果我在23年5月进行所得税调整的时候,能不能引起数据异常风险?没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明年纳税调增也没有地方调啊,请问老师该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
老师,我们是建筑公司,前会计开了一些工程发票,但是因为管理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匹配成本,或者有些项目匹配的成本过多,导致某些项目的账面利润亏损严重。从6月我开始接手账务,再开进来的新的材料发票无备注,我全部入原材料科目,然后再根据老项目合同清单匹配材料名称和数量,从原材料科目里结转到该项目成本里,这样操作可以吗?对我个人来说有什么影响吗?老师
在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扣除限额是多少?
老师,请教一下,我们是一般计税项目,收到一张一般纳税人清包工简易计税的三个点的专票,这个能不能抵扣增值税
1、目前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注册资金是3000万,要做减资到100万, 2、还要做股权变更(减少股东、目前亏损) 3、现业务发展需要升级为一般纳税人 请问合理顺序是先做哪一步最好?
老师,转款到个人账户,发票是公对公这样可以吗
我们付国外客户佣金,比例是多少
公司经营包括出租等等,适用收入准则吗
租赁收入用pa还是pf计算
老师好,81开根号怎么输入
包装设计费应该计入哪个科目,需要算进包装袋的货款里面吗,进而算包装袋单个成本,然后进产品成本
老师,我是说我正常卖月饼,要收客户的钱,借方挂应收账款,现在我的月饼不是销售,是抵房租,请问借方挂什么
预付账款 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这个租金不应该是这样做吗?这个不是一个月的租金,不是当月的吧,如果是当月的租金,借销售费用、租赁费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