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出租日厂房账面价值多少
3.甲公司于2017年1月1日将一自用房产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租 期为三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200万元和增值税26万元,出租时,该房产的成 水5000万元,公允价值6000万元,2017年12月31日,该房产的公允价值为6300 万元,2018年12月31日该幢房产公允价值6700万元,2019年1月10日将其销售,收 到6800万元和增值税612万元存入银行。(分录以万元为单位) 要求: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假定按年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确认租金收入)
甲公司于2018年1月1日将一幢自用房产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租期 为三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200万元和增值税26万元,出租时,该幢房产的成本5000 万元,公允价值6000万元,2018年12月31日,该幢房产的公允价值为6300万元,2019 年12月31日该幢房产公允价值6700万元,2020年1月10日将其销售,收到6800万元 和增值税612万元存入银行。(分录以万元为单位)
甲公司将一幢自用的房屋对外出租,租赁期开始日为2018年1月1日,租期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85万元。出租时,该房屋的成本为3000万元,公允价值为3300万元。2018年12月31日,该房屋的公允价值为3250万元,2019年12月31日,该房屋的公允价值为3210万元,2020年12月31日,该房屋的公允价值为3150万元,2021年1月5日,将该房屋对外出售,售价3190万元,增值税率9%,款项均收到存入银行。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要求:1、编制甲公司上述与该房屋相关的会计分录(按年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计算该房屋总收益。
甲公司于2014年3月1日对一生产用厂房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盖厂房的原价为3800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30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累计已计提的折旧1200万元,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30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200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薪酬6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80万元。该厂房于2014年8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改扩建后的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240万元。甲公司于2016年12月31日将厂房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租期为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222万元(含增值税销项税额22万元),出租当日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2017年12月31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2830万元,2018年12月31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2880万元,2019年12月31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2760万元,2020年1月5日,将该厂房对外出售,收到3330万元(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330万元)存入银行。要求:编制甲公司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甲公司于2016年12月31日将厂房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租期为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222万元(含增值税销项税额22万元),出租当日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2017年12月31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2830万元,2018年12月31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2880万元,2019年12月31日,该厂房的公允价值为2760万元,2020年1月5日,将该厂房对外出售,收到3330万元(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330万元)存入银行。要求:编制甲公司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日常零星的报销需要微信转账,怎么把公户的钱转存到微信或支付宝?
交了合同履约保险开的是专票,可以抵扣吧?
老师,你好,请问一下,采购100元的东西,用现金50元,用返利50元,发票开的是100元,那成本定价是50还是100元呢?
老师 请问合并报表是 母公司甲卖给子公司A,公司A又卖给A的子公司B,B已经卖出去了,那么现在我想问下 甲、A、B之间货款没有结清的情况下合并报表里面应收应付要抵消吗?还是按照正常买卖体现报表上?另外,如果要互相抵消的话。营业收入和成本是否也要互相抵消?
委托研发的软件销售,属不属于高新收入
老师合作社成员销售农产品的欠款,按制度需计入“应付盈余返还”科目,而非“应付账款”,后续用盈余返还抵扣更合规,这句话是网上查的用盈余返还抵扣欠款我就是绕不过来不明白
收到关联公司的错汇款,入什么科目比较合适,该款项是销售商品的货款,对方应用募集资金账户打款,打错了,当月需退回重打的,过应收账款科目,还是其他应收应付科目
之前会计在2024年8、9月结转以前年度的凭证(主营业务成本转管理费用),有的重复结转了(做了两笔相同的),有的多结转了。今年7月份我进入去年账套,反结账把8月、9月重复的凭证给删除了,调整了一下,不知道这样合不合规。那现在去年8月、9月的纸质凭证该如何处理,重新装订吗
劳动生产总值=工资全年十全年应交税费贷方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利润对吗?
五险一金扣费和工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