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填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30行十七项其他
请问老师我网银发生的收费,没有开发票的,我在填【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这个表需】是在哪里体现这个数呢
老师,没有取得发票的银行手续费应该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哪里体现
老师,我23年成本有一部分没收到发票,这样我需要在汇算清缴的时候做调整,我具体是应该填在纳税调整表A105000吗?这个表里需要填在哪一行呢?老师
老师,请问我们银行承兑贴息也没有发票,是否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里面,其他里面做纳税调增呢
老师好。请问汇算清缴填写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时,我们公司的租金没有收到发票,这个租金费用金额需要调增,需要填写在这个表的“扣除类调整项目里的其他”,还是填写在最后一行里面的其他上呢?谢谢!
冲话费100到账110怎么做分录啊
请问老师。个人能去税务局代开专用发票给公司吗?
老师您好,国际战略和全球化战略在题里谁强调单向沟通呀
买社保没有工资流水,有申报工资,会影响以后领养老保险的吗
一般纳税人企业有开免税发票和不免税的,但抵扣时把免税的进项抵扣了,如果现在进项税额转出,那要不要更正之前的报表补交税费呢,还是在下个月做处理就好? 请问老师这个问题
老师,公司自建的办公楼已经验收合格,房产证也有了,但是建办公楼的发票没收齐全,还在在建工程科目,没法转固定资产,该怎么计提折旧呢?因为供应商公司出了问题,还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开过来发票
老师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有哪些
委托加工涉及库存商品出库,和支付加工费,这两个分录怎么做?
收到超市邮政银行流水,存在以下问题1、邮政银行收款其中只有几千元每月开发票,剩下的收入是不要开发票的,小规模季度超出 30万的按全额交税。2、如果按开发票的金额一个季度大约1-2万元做账报税,那银行收入已超出30万为了避税做预收账款,预收账款因为以后都不开销售发票挂往来会存在税务风险。那现在可以把前台收款打到私账上吗
房地产开发公司售楼部案场垃圾桶,冰箱,拖把,应该入到那个科目
网银发生费用-10块,结息2块,我是填-10-2这个数呢,还是填-10元呢
同学您好,是填-10元的
账载金额跟税收金额都是填-10这样吗
同学您好,这个是费用10元吧
是的,没有发票
账载是10元,税务0调地应纳税所得额10
老师A105050表;工资薪金支出哪里填平时计提的金额吗
同学您好,学员您好,是的,对的
1.第1行“一、工资薪金支出”: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 (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照第1列和第2列分析填报。 (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金额。 2.第2行“其中:股权激励”:本行由执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26号)的纳税人填报,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填报纳税人根据本年实际行权时股权的公允价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和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 (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行权时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2列金额填报。 (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金额。 3.第3行“二、职工福利费支出”: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的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职工福利费用实际发生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税收规定扣除率与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报。 (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金额。 4.第4行“三、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填报第5行或者第5+6行金额。 5.第5行“按税收规定比例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适用于按照税收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按比例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填报,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按税收规定比例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按税收规定比例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金额,不包括第6行“按税收规定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职工教育经费实际发生额,不包括第6行“按税收规定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 (4)第4列“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累计结转准予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余额。 (5)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不包括第6行“按税收规定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税收规定扣除率与第2+4列的孰小值填报。 (6)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金额。 (7)第7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填报第2+4-5列金额。 6.第6行““按税收规定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适用于按照税收规定职工培训费用允许全额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填报,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按税收规定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按税收规定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职工教育经费本年实际发生额中可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100%)。 (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2列金额填报。 (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金额。 7.第7行“四、工会经费支出”: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拨缴工会经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工会经费支出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工会经费本年实际发生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税收规定扣除率与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报。 (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金额。 8.第8行“五、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填报纳税人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本年实际发生额。 (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按纳税人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计算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第1列及第2列孰小值填报。 (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金额。 9.第9行“六、住房公积金”:填报纳税人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住房公积金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住房公积金本年实际发生额。 (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金额,按纳税人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计算的住房公积金金额、第1列及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报。 (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金额。 10.第10行“七、补充养老保险”:填报纳税人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补充养老保险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补充养老保险本年实际发生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补充养老保险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税收规定扣除率与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报。 (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金额。 11.第11行“八、补充医疗保险”:填报纳税人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的会计核算、纳税调整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补充医疗保险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补充医疗保险本年实际发生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 (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补充医疗保险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税收规定扣除率与第1列、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报。 (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金额。 12.第12行“九、其他”:填报其他职工薪酬的金额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 13.第13行“合计”:填报第1+3+4+7+8+9+10+11+12行的合计金额。
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 我去年12月的只是计提了,1月份发,那我12月份也算上实际发生额哪里吗
同学您好,1月份发,那我12月份也算上实际发生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