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看下 钢铁生产企业,我的产品出场含税价是5800,增值税17%,退税率是9%,到天津的FOB价格是6000人民币。请问我怎么计算能知道我出口以后能退给我多少钱?谢谢,专业一点。 我们企业是在其他企业购买钢管坯子,生产成钢管。1.先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0(假设无内销)-(5800/1.17*17%-6000*(17%-9%))-0(假设为零)=-(843-480)=-363 其中: 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6000*(17%-9%)=480 2.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6000*9%=540 3.当第1.项计算结果为正数时,不退税; 当第1.项计算结果为负数时,要将第1.2.项计算结果的绝对值进行比较,小者为当期应退税额. |-363|<540故。就单纯该单而言,你的退税为363. 你的利润=收入-成本=(6000+363)-5800=563.
请问老师,我公司出口征收率和退税率一样,关于内外销售出口业务的问题,退税是不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有当月有留抵额,留抵额小于应出口退税额的部分就做退税;第二种是没有留抵额,那应出口退税的部分就作为免抵额,抵内销应缴纳增值税额,来计算当月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这样理解对吗
老师,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增值税期末有留抵税额且大于免抵退税额,才取小的数来退税是吗?那么退税后期末留抵税额的这个数还能留给下个月增值税那边抵扣吗?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上期批准的应退税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增值税税率-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增值税税率-出口货物退(免)税税率) 请问老师,前面放了问号的两个公式没有太理解是什么意思?
请教老师,生产企业今年新增出口,一直是内销大于外销,每月都要交纳增值税,想问下出口免抵退的税额什么时候才能抵销项?在申报免抵退数据时,填写“期末留抵税额”时填“0”有没有错误?
@郭老师,在吗?前些天问你的问题,生产型出口退税说必须增值税有留抵才能退税。 1.但是我不理解申请退税时怎么会那么巧那月就会有留抵呢? 2.听讲取当期“留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较小者作当期应退税额,则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老师能解释一下免抵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区别吗?我都搞晕了感觉
运输公司,收取运费,必须得设置预收账款吗?
老师,请问注销需要查几年数据?
老师,买的公寓房契税怎么交?谢谢
我对于这道题的答案,我是有疑问的。麻烦问一下,这道题它的答案到底正确还是不正确。 就他跟我以往理解的答案是有冲突的,然后我又找了书看了一下,总感觉不太对。麻烦会的老师详细解答一下 宋生老师,朴老师,家权老师,暖暖老师,小菲老师都不要接手我的问题
我对于这道题的答案,我是有疑问的。麻烦问一下,这道题它的答案到底正确还是不正确。 就他跟我以往理解的答案是有冲突的,然后我又找了书看了一下,总感觉不太对。所以我想问一下。 宋生老师,朴老师,家权老师,暖暖老师,小菲老师都不要接手我的问题
老师,这个题我不明白,为什么要×2,怎么会是7个月呢 麻烦会的老师详细解答一下。 宋生老师,朴老师,家权老师,暖暖老师,小菲老师都不要接手我的问题
老师,请问如果注销时基本要查几年的帐?
中级题库里的题没有更新吗 还是24年的
老师,是直接筹资费用高还是间接筹资费用高?
老师,这个题我不明白,为什么要×2,怎么会是7个月呢
没规定说必须按月申请出口退税,你可以这个月出口了,你在以后有留底的时候,你再申请出口退税就是了。
1.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这两个概念不理解。抵减额是什么? 2.当第1.项计算结果为负数时,老师的意思是说有留抵税额时是吗? 3.退税听说必须收到外汇款时就可以申请退税,但是从上面看来生产型出口企业申请退税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怎么能尽可能申请到尽可能的退税呢?
1.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这两个概念不理解。抵减额是什么? 2.当第1.项计算结果为负数时,老师的意思是说有留抵税额时是吗? 3.退税听说必须收到外汇款时就可以申请退税,但是从上面看来生产型出口企业申请退税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怎么能申请到尽可能多的退税呢?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0(假设无内销)-(5800/1.17*17%-6000*(17%-9%))-0(假设为零)=-(843-480)=-363 就是第一项
不一定收到外汇,你没有收到的话,也可以申请退回。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老师说的免抵退税抵减额计算公式里的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是指进口的原料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我看着公式大致可以理解,但是第二个公式不太理解,乘以出口货物退税率就得到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了吗?当期免抵退税抵减额是什么意思?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国内购进原材料是指开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业务所涉及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老师这个是出口货物征税率和退税率之差是吧? 2.为什么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有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了,还有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呢?怎么知道?如何判断还有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呢? 3.出口货物还有征税率吗?出口货物征税率不应该是0吗?
第一个是的 第二个免税农产品
第三个,出口不一定全部都是零,有不免税的。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这个是不包括农产品的是吧? 2.第二个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仅限于农产品吗? 3.服装加工生产企业进的原材料不属于农产品吧? 4.那怎么能申请到尽可能多的退税呢?
你好,包含农产品在内的 第二个所有的 第三个不属于 第四个留底尽量的大一点
1.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那老师这两个公式钟出口货物税率免税也就只能如果税率只为0时还要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吗? 2.我问的上面第二个问题怎么知道并如何判断还有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呢?老师在上面回答免税农产品,下面又说包括所有的呢?到底是哪种情况要算当期免抵退税抵减额呢? 3.要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就是必须要有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下才计算这个是吧?
第一个你有退税差吗?有免税原材料吗 没有的不需要
第二个,我现在想不起来还有其他哪些是免税的,只要是免税的原材料都需要 如果你没有退税,差的话就是零,不需要计算。
1.明白一些,谢谢老师。出口货物税率为0时,如果没有免税的原材料,那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还要算吗? 2、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的免抵税额(剩余的未退税)=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3、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老师,这2、3写的对吗?我从别人发的粘贴过来的。第3条当期免抵税额为什么是0?
第一个不需要算 第二个是正确的 第三个正确的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
第2、3点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规定,老师能通俗的解释下什么情况下为什么是退哪个税吗?还有第3条当期免抵税额为什么是0
可以这么想,他退的是进项 你当月都得需要交税了,哪有足够的进项来抵扣这个退税? 你给税务局的税款还没有交过来,怎么会给你退税 然后至于退多少 你的留底和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来对比 免抵退这么理解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 “免”,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货物劳务,免征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抵”,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货物劳务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 “退”,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货物劳务在当期内因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顶完的税额,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后,予以退税
哦,我再仔细想想,到时真正要申报退税什么的结合实际操作可能就更好理解了。老师,那这个生产型出口企业当期进项税额和上期留抵税额是所有国内和国外所有进项是吗?不像外贸型出口企业那样对应的进项那么清楚是吗?
对的,是的,是这么做的。
还有老师能不能给我大致先发下这些什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进项税额、免征和抵扣进项税额, 还有抵减额这些会计分录,我先了解下。 麻烦老师了,中午你先休息,下午有时间再发。
上面的公式你自己写过,你看一下就可以的,你上面写的那些公式就是对的,如果你再不清楚的话,我给你发了一个例子,不是你找出那个例子来,带进数据去。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业应交税费、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应交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