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融资租赁?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在融资租赁的模式下,租赁标的资产最终的结局有极大的可能归承租人所有。 准则中所提及的8个融资租赁的判断依据,可以说是出租人“费尽心思”地要将这口锅(风险与报酬)甩给承租人了。 所以,我们不妨就直接将融资租赁理解为销售资产。 与单纯的销售资产略有不同的是,其收款方式是分期收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带有融资性质。 所以进一步的,我们可以将融资租赁业务拆分两个部分: 一个是卖资产,另一个是放贷款 理解了这一点,接下来的内容就简单多了。 案例背景: 蔡老板与吃货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从吃货公司租入一台大型料理机,假设该项交易符合融资租赁的条件。 注:为了方便各位阅读,我将案例的题干部分打散并于讲解内容同步呈现。 第一步:卖资产 条件1:租赁开始日这台料理机的公允价值为70万元,账面价值为60万元。 我们先将这项租赁交易看成是卖出账面价值为60万的固定资产(扣除折旧和减值),其交易日的公允价值为70万。 这项业务的会计处理简化后(跳过固定资产清理)的分录如下: 然后,我们将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这两个会计科目,替换成融资租赁业务的科目,就得到了融资租赁的初始分录。 第二步:考虑融资因素 条件2:全新料理机的使用寿命为7年,租赁期为6年,每年支付的租金为16万。 由于租赁业务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收回款项,跨度又很长(超过1年)。所以应收款的时间成本是无法忽略的。 这一步,我们将应收融资租赁款分解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租赁收款额,本质是实实在在收到的真金白银,即16*6=96万元 另一部分是未实现融资收益,它是资产公允价值与租赁收款的差额,也就是利息部分。 如何理解未实现融资收益? 假设你卖出一项资产能收到70万,可是对方没有那么多钱,只能分期支付这70万。考虑到利息因素,一共支付给你96万,那么其中26万就是利息。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与承租人的会计处理显著不同的是,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净额并非租赁收款额的现值。
第二个问题,融资租赁出租人合同变更,未做为一项单独租赁,重新核算租赁收款额的分录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新值-原值) 贷:租赁收入(新值-原值) 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益 这个分录对吗?如果出现租赁收款额减少,是不是按照这个分录反过来处理?
对于出租人来说,未担保余值减少,为什么未确认融资收益减少呢,按道理不是租赁投资总额不变,未担保余值减少,则租赁收款额不就增加吗,如何判断未确认融资收益减少呢
老师,新租赁准则,出租方融资租赁,按照未实现融资收益逐期确认收入如何理解呢?不是收到租赁收款额额吗?为什么不能直接将这个作为收入?
老师,租赁准则,出租方按照融资租赁处理的情况下,为什么按照未实现融资收益确认收入,而不是按照实际收到的租金收入确认收入呢?
老师,租赁准则,出租人按照融资租赁处理的情况下,为什么按照未实现融资收益确认收入,而不是按照实际收到的租金收入确认收入呢?
银行开立一般户还需要向银行报备吗?
老师之前会计做账可能加税合计库存商品了,老师我现在应该怎么改过来呢?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标准是多少,例如员工一月4500,二月5800,二月是不是在不考虑专项扣除会涉及个税
老师晚上好,我劳务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准备接一单业务,就是专门发放工资的派遣,开劳务发票是按照6%的开专票,我公司需要收取对方的多少个税点 才合理才不会亏本呢,这个税点又是怎么个计算,老师给指点一下,谢谢
从事简单会计工作几年了,但不算很有天赋,最近有会计研究生和mba研究生,从就业前景看老师们建议考哪个比较好,想听听建议,谢谢
哪里填的不对呢提交不了
无票支出该怎么处理 转给员工 他线下采买
我们公司是生产制造企业,有商品出口业务, 我们的业务模式是代其他公司出口赚取佣金,但是对方公司的开具的进项发票的进项税额是我们垫付的,我们公司今天结汇金额是1385261 进项发票开具的不含税金额是1371398 这样计算出来的换汇率约等于1,这样合理吗?
朴老师回答 宿舍员工电费智能电表充值,最终收款电费到公司账户上,如何入账啊
朴老师进 请问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附加税都是月度不超过10万城建税减半、教育费和地方教育费减免吗
我个人的理解是,融资租赁转移了资产的控制权。实质上这个业务带来的收入只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因控制权转移带来的资产处置损益(计入损益表),一部分是因变相融资租出资产,而获得的利息(对于不同的企业,分别以其他业务收入/租赁收入/利息收入的形式而计入损益表)。 而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这一部分在初始确认时,只是作为或一次到位(资产处置)或逐步实现(融资收益)的上述收入的一个“集中体现”。后续,随着不断收到租赁收款额,只是资产形式变换的表现----你变相卖掉了你的资产(控制权已随着融资租出转移了,成为了对方的使用权资产),先计提为“应收融资租赁额--租赁收款额”,又在后续收到真金白银后,资产形式变成了“银行存款”,始终都是资产负债表上的变化,与损益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