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上午好!由于21年的一个项目当时也开了725954.08元工程款的发票,当年暂估成本670000元,到22年成本没进来,在22年做了暂估成本转出,导致财务报表期末余额不等于期初+发生额;现在去办理股权变更才发现,现在要如何操作

2024-07-19 11:18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7-19 11:20

1.重新审查和核实相关业务:对 21 年的项目进行全面审查,确认暂估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未能在 22 年获取成本发票的具体原因。 2.补充成本凭证:尽可能与供应商沟通,争取在现在获取 21 年项目的成本发票。如果无法获取,评估是否有其他合法有效的证据可以支持该成本的发生,例如合同、付款记录、验收报告等。 3.调整财务报表:根据重新核实和补充的凭证,对财务报表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期末余额能够符合期初余额加上本期发生额的逻辑。 4.准备说明材料:针对此次财务报表的调整,准备详细的说明材料,解释暂估成本的情况、转出的原因以及后续的处理措施,以备在股权变更过程中向相关部门或人员提供。 5.与税务部门沟通:如果调整涉及到税务问题,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 例如,假设经过重新审查,发现有部分成本虽然没有发票,但有详细的合同和付款记录可以证明其真实性,那么可以将这部分成本重新计入,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同时,在说明材料中详细阐述这部分成本的情况和支持证据。

头像
快账用户4889 追问 2024-07-19 11:22

好的谢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7-19 11:25

满意请给五星好评,谢谢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1.重新审查和核实相关业务:对 21 年的项目进行全面审查,确认暂估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未能在 22 年获取成本发票的具体原因。 2.补充成本凭证:尽可能与供应商沟通,争取在现在获取 21 年项目的成本发票。如果无法获取,评估是否有其他合法有效的证据可以支持该成本的发生,例如合同、付款记录、验收报告等。 3.调整财务报表:根据重新核实和补充的凭证,对财务报表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期末余额能够符合期初余额加上本期发生额的逻辑。 4.准备说明材料:针对此次财务报表的调整,准备详细的说明材料,解释暂估成本的情况、转出的原因以及后续的处理措施,以备在股权变更过程中向相关部门或人员提供。 5.与税务部门沟通:如果调整涉及到税务问题,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 例如,假设经过重新审查,发现有部分成本虽然没有发票,但有详细的合同和付款记录可以证明其真实性,那么可以将这部分成本重新计入,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同时,在说明材料中详细阐述这部分成本的情况和支持证据。
2024-07-19
您好,对的,这个最后可以从工程施工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这个能
2025-04-05
您好! 1:暂估入库,暂不考虑增值税。 借:库存商品100 贷:预付账款/应付账款100
2020-12-17
不建议用手撕发票。应先梳理人工成本资料(劳务合同、考勤、工资流水等 )证明真实性,主动联系专管员说明没发票原因并提供资料沟通解决方案;若虚增成本,主动认错,按要求调整、补税及滞纳金。
2025-04-16
以下是对两个问题的处理建议: 一、应收账款调整问题 1. 确认已收款情况: - 首先梳理从公司成立至今的银行流水,确定那些应收账款对应的款项实际已经收到并存入公司公户的具体时间和金额。 - 同时,查找与这些收款相关的业务凭证,如银行回单、收款收据等。 2. 调整账务处理: - 如果确定款项已收到,且对应的应收账款在账上未进行核销,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3. 补充业务说明: - 为了避免税务查账时出现问题,应整理好相关业务的合同、发票、银行流水等资料,形成完整的业务证据链,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该事项进行详细说明,解释由于前期未建账导致应收账款账实不符的情况以及调整的依据和过程。 二、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问题 1. 规范借款手续: - 对于老板私人借款用于公司经营的情况,应尽量补全借款手续,如签订借款协议,明确借款金额、用途、利率、还款期限等。 - 同时,将借款从老板私卡打入公司账户的银行流水作为借款的入账依据。 2. 调整账务处理: - 如果公司已用公户还款,应检查还款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错误,应进行调整。 - 假设还款时未正确冲减其他应付款,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3. 税务风险防范: - 老板私人借款给公司,如果没有收取利息,可能存在税务风险。根据相关规定,关联方之间的借款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税务处理。如果借款金额较大且未收取利息,税务机关可能会进行纳税调整。因此,建议咨询税务专业人士,评估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对于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较大的情况,应分析其合理性,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详细说明
2024-10-11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