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时,确实需核对报关单。进项退税勾选与进项抵扣不同,前者针对出口退税,后者针对国内购入。出口退税无需进项抵扣勾选,它基于出口销售额计算退税额。具体操作参照税局指引进行。
老师,实际工作中进项税一般什么时候勾选认证啊?比如本月没有销项勾选吗?是根据销项税额开勾选吗?比如有100的销项,有300的进项,我这月就勾选够抵扣这100的就行了?还是全部勾选,以后留抵呢?
(请有进出口实操经验的老师回答)老师,我进了一家外贸进出口公司。然后我看了之前的会计在申报增值税的时候,是对进项税额进行勾选抵扣,然后再转出。可是这个不是需要进行退税勾选吗?怎么之前搞成抵扣勾选然后转出?
那个出口退税的免税收入的进项是不是要转出?如果没有抵扣勾选的,是要进行不抵扣勾选吗?希望出口退税经验丰富的老师来答
老师,请问生产企业的免抵退税要怎么退呢,它是先把内销的抵扣完剩余的才能办理出口退税,但是比如一张进项票已经做了抵扣勾选,那没抵扣完的还能做退税勾选吗,不然要怎么退多余的进项呢
请问老师,实际可抵扣税额=进项税额+上期留底-进项转出-免抵退税额,这个免抵退部分是什么?如果是出口退税的话,我出口部分对应的进项在勾选时没有勾选,这里为什么要减去呢
老板,公司现在是小规模,从1月份开了317万的发票,9月份开了97万的发票,如果再开86万的话身为一般纳税人,像我的情况这个月要开113万,怎么开不会被升为一般纳税人?
社保怎么办理流程步骤
第二季度亏损,没有交企业所得税,第三季度有利润,就计提了企业所得税,可是申报的时候是填年累计额,这样子就会把第二季度的亏损弥补了,现在第三季度计提的数据和后面要交的数据差了一个第二季度的亏损怎么办?是我第三季度计提的时候就要把前面的亏损弥补吗?
老师个体能交个税吗?这个怎么操作呢?
老师,老板曾是一个公司的法人,财务代表人,办税员,后来法人转走了,那他还是那家公司的财务代表人和办税员吗?
老师,养老院有一笔业务,是九月份收到了3月份的养老费用,然后看前个会计写的是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这应该是主营相关业务,应该之前确认收入,之后收到款项就是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吧?这样是不是才是规范的,但是我发现他前几个月相同业务前期都没有确认收入 ,后期直接写这个分录,而且这些养老服务老人已经享受了,那是要每一笔返一下改确认收入再回来写这个分录吗?有没有别的办法不用往前返账,我怕整乱了,还要拆凭证[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 就今年之前没确认收入的都改一下?表是怎么改
稿酬所得,是按应纳税所得额*(1-20%)*70%算个税?还是按月度税率表算个税呢?
请问我收到一张6个点专票,服务类的,金额是106元,请问分录应该怎么写?可以的话麻烦写一下金额,谢谢
法人向公账借款,合同写三年借款合同每年归还一部分这样是可以的吗?其实是法人通过企业来贷款的。会涉及个税问题吗?
老师的公式是怎么来得啊!是怎么推出来的
是不是可以全选,一般是怎么操作的,举个例子
全选操作通常指批量选择,比如发票筛选。举个例子,如果你有多个发票要确认,只需点击第一个,按住Ctrl键再点最后一个,这样就能快速选中所有要处理的发票了。请注意,具体操作可能因软件不同而有所差异。
免抵和应退是分开的吗?让你举个税务政策的例子,然后怎么做,不是告诉我这些
免抵和应退确实分开,免抵是当期免征且滚动抵减下期税款,应退则是实际退还的税款。举例:若企业出口货物销售额为10万,税率13%,进项税10万,应退1.3万,免抵1.3万。操作时,需在系统中分别录入这两项,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那进项退税那边勾选的是不是出口所有的发票,根据出口所有的销售额计算的,要不要考虑国内的销售
进项退税勾选的是出口发票,计算退税额,只考虑出口销售额,不涉及国内销售。
那出口所有的发票都会展示出来,对吧,那是不是需要只要是出口发票都要勾选上,申报表上有专门的栏次可以填?
是的,系统会显示所有出口发票,你需要勾选符合退税条件的发票,并填写申报表相应的栏次。确保勾选的发票信息准确无误。
出口发票不都是符合退税条件?还有不符合
出口发票并非全部都符合退税条件,只有满足特定标准(如税率、金额等)的才能申请退税。不符合条件的发票不能用于退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