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老师你好! 请问一下免抵退的问题(生产有内销也有上销的公司): 第一:免,就是我出口这笔货物不用交销项税是吗? 假如销项税13万 第二:抵:就是我外销这部份有进项发票的税额,能拿来抵扣我因为内销这部销项税额. 如果: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差额是12万,就是说我能退到手里12万。 这样就是说,如果我们这样出口,免了13万的,还挣到手12万退税款。 像老板说的意思,就是我出口就比全部内销要多挣25万,是这意思是吗?
老师,我们是生产型出口企业,比如,销项税额是70万,进项税额是120万,免抵退税额是20万,我想问下免抵税额是0元。增值税申报表期末留抵是不是还有30万元?
老师,我一直没搞明白,留抵退税这个问题,比如说我有12万的留抵税额申请退税,国家到了5月退还给公司了,哪5月我公司开出15万的销项税额,5月只有2万的进项税额,是不是交增值税15-2万=13万呀
老师,比如当期即征即退税额是12万,一般项目期末留底税额是10万,出口免抵退税额8万,我的免抵退税额8万是可以退呢还是不能退?
老师,比如当期即征即退税额是12万,一般项目期末留底税额是10万,出口免抵退税额8万,我的免抵退税额8万是可以退呢还是不能退?求计算过程,
老师,销售商品未收到款项,未开票,申报纳税怎么处理呀
现在股权转让,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8万,未分配利润-4.8万,所有者权益是3.2万,那么要交个税吗? 注册资本是100万,实缴了8万,现在转让股权10%,按名议金额1元交易可以吗
你好老师,建筑公司给一个企业打款,第一的款项剩余6000元,第二次对方开票是50000元,进项税是5758元,第二次需要付款多少钱才能平账,付款金额包括销项税,
出口免退税企业,但是也内销业务。公司承担的水电物业装修费还有推广费,取得的进项发票,需要按照外销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做进项转出吗? 主要依据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二十六条和二十七条。 第二十六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出口免退税属于这里的免征值税项目吗?
材料一中,另支付的2万元运费,不也是实木素板的成本么?,实木素板不是已经缴纳消费税了,这两万为啥不能扣除
请问老师,公司想帮助困难群众,儿童帮扶需要怎么注册业务范围可以开票呢,内容写什么
老师,会计凭证录入同一张凭证可以录入多项业务内容吗?这有要求吗?
印花税计税依据原则上是按照取得的进项,因为印花税是一种合同税,你既然有业务进来了,有发票进来了,说明已经有了合同,但是实际工作当中很多人会按照实际勾选的去交,我也想按照实际勾选去交有什么问题吗
外贸行业期末调汇是根据汇率来调整的吗?具体汇率是依据月末最后一天的吗?汇率在哪里查询?
请问所有的讲义都是上传到哪里的?
您好,在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的“免、抵、退”规则里,你说的出口退税10万其实是“免抵退税额”(理论上能退或抵的上限),本月留抵税额8万是当期没抵扣完的进项税额,计算时要拿这两个数比大小,当期应退税额取较小的那个,也就是8万,剩下的10万-8万=2万不是没抵完的税额,而是“免抵税额”,这部分是已经用出口进项抵顶过内销应纳税额的部分,既不用留到下个月继续抵,也不是直接不能抵,而是当期就完成了抵顶流程,没有可结转下月的未抵税额。
那下个月附加税的计税基础计是多少?是2万吗
您好,下个月附加税的计税基础不是这2万,而是下个月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若有)。 首先要明确,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中,当出口退税(免抵退税额)10万、当月留抵税额8万时,当月实际退税额为8万,未抵完的2万是“免抵税额”(10万-8万=2万),这2万在当月需作为附加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的计税基础之一,随当月增值税申报一并缴纳附加税,而非留到下个月再算。 到了下个月,附加税的计税基础仅与下个月企业的“实际缴纳增值税额”相关——若下个月企业内销有应纳税额、或有新的免抵税额,就以这些实际需缴纳的增值税额为基数算附加税;若下个月仍有留抵税额、无需缴纳增值税,附加税计税基础则为0,与上个月未抵完的2万(已在当月算过附加税)无关。
生产型企业他不是申申报了增值税以后再申报出口退税吗?那出口退税的这2万块就是要留到下个月作为附加税的计税基础。
还是说这2万块要看他下个月的有没有留底税额,如果有留底税额就直接冲减了吗还是这20000得交啊,那有点搞不明白
还是说这2万块要看他下个月的有没有留底税额,如果有留底税额就直接冲减了吗还是这20000得交啊,那有点搞不明白
您好,1. 2万(当期免抵税额)不结转下月,需在产生当月(本月) 计入附加税计税基础; 2. 下月附加税计税基础,仅与下月实际缴增值税额%2B下月免抵税额(如有) 相关,与本月2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