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存在暂时性差异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几种情形 在会计中,有些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类似,虽是暂时性差异,但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是为什么呢?都有哪些情形呢?下面为您进行了介绍,大家可以看一下~~ 1.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确认时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于无形资产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是不确认的; 2.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确认时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由于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也是不确认的; 3.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 4.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或者小于计税基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果是拟长期持有的情况下,也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 “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理解 理解①:“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在确认无形资产时的分录是:借:无形资产,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在此分录中既没有影响会计利润,也没有影响应纳税所得;而不是说在无形资产使用过程中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摊销、减值等原因必定会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理解②:之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因为:由于无形资产确认时不影响利润和应交所得税,所以如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则对应科目就不应当是所得税费用。又由于它不是合并业务,对应科目也不能是商誉;又由于它不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所以对应科目也不能是资本公积;那么对应科目只对是无形资产本身,分录是: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无形资产。 由于这一分录中减少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违背了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同时这一分录中贷方的无形资产使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少了,又产生了新的暂时性差异,这又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这将进入一种无限循环,所以,这种情况下准则规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本期发生影响损益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那么这种可抵扣差异是否可以理解为因为未来可抵扣,所以现在要加上,可以这么通俗的理解吗?
可以抵扣的亏损。为什么有暂时性差异,确不影响当期所得税呢?
可以抵扣的亏损。为什么有暂时性差异,确不影响当期所得税呢?
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如何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调整? 答: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本期发生的影响损益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本期转回的影响损益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本期发生的影响损益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本期转回的影响损益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这个公式怎么理解?不理解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
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核算
收到捐赠收入固定资产专票可以抵扣吗,会计分录怎么做,进项税额影响损益吗
老师餐饮公司食堂服务,有早餐和午餐,成本一起核算的话是用当月总成本,/总用餐人数吗?知道总成本,早餐用餐人数,正餐用餐人数,现在想核算每个人成本
今年9月份,说全国都要购买社保这个政策是吧?但是我总感觉不大现实,公司里有些老员工50多周岁了,他们前面就不怎么买,也不知道他们能在这公司干多久?到底要不要买,应该做怎么样的决策和防备好呢?左右都是难!诶!这个政策简直了!太片面了描述的!
这里为啥是合同负债呢。
报考了25年的中级,但我感觉我考不过,因为我没有做到题,我只听了几遍课,没做题。深思熟虑后我不想去考,我想备考26年的注会,然后26年再去参加中级考试。但我想从9月份开始备考注会的4门: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这样备考可以吗?到明年的8月份去考试,这次我要先预习,然后听课,再做题。争取在考试前过3遍。9.11.1.3(会计和财管)10.12.2.4月份(税法和经济法)。这次我扎扎实实的来,成绩不会陪着演戏,不能假学习,不要拿孩子当借口。可以不,一年冲这4门
注会会很难考吗,一年备考3科通过率大不
这里股票的发行费,为何计入成本,方老师讲股票的发行费很独立,冲减资本公积。第三张是方宁老师的教案
同样都是现金捐赠,为何一个确认捐赠收入,一个不能确认捐赠收入?
麻烦老师看一下,第三题的第三小问,我算出来始终等于5,答案给的20,麻烦老师解答一下!
老师!怎么判断哪个方案适合谁?
麻烦你看清楚我的问题
这就是有差异 不影响所得税的情况和原因
可以抵扣的亏损。为什么有暂时性差异,确不影响当期所得税呢 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再有一种情况就是影响所有者权益的。不影响损益就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我的问题是企业当期亏损,税法规定可结转以后5个纳税年度抵扣,在当期不影响所得税是不是因为当时没所得,所以不影响?
但是因为未来可以抵,那么账面和计税就有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要确认
是的,您这样理解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