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 那你就先按租期来 做收入报税的 ; 先按月做无票收入报税
老师我公司6月份一次性预收跨年度的租金收入60万,客户那边没有要求开票,我6月份财务处理时先做了预收账款,然后再做了分期确认收入和计算增值税,公司7月底才购买税控盘然后每个月开当月的租金发票分期确认收入和税费可以这样操作吗?
老师我们有个小规模公司,10月开具增值税1个点租金发票给客户,发票备注是2020年11月到2021年4月租金,10月客户付了全额款,请问这个分录应该怎么做呢,税费是开具当月计提缴纳还是开始分摊收入的时候计提呢
老师,我10月收到一笔租金,所属期是10月份的,当月没给对方开发票,但是做了无票收入交增值税了。11月才开,那我10月份怎么出分录?11月开票了又怎么出分录?
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出租办公室给另一个公司。每月租金1万元,今年上半年的租金客户在5月才会支付,我们等5月收到租金后才会开发票。那1.2.3月需要怎么做分录?
老师,您好,我公司是小规模企业,公司租出去仓库了,客户租期是从4.1开始,已经付了9万定金,一个季度付一次租金,给客户免租了两个月,等于租金是从6月才开始收的,5月份开了三个月的发票283200,客户也给了三个月租金,那第二季度的收入按多少算呢?开的是五个点的租赁专票,二季度缴增值税确认的收入是多少?收到租金的时候会计分录怎么写啊?
第二问 填权 是与开盘价进行比较吗 这个是固定的吗
老师 b 为什么错 30日内召开成立大会说的是什么人发起呢
老师,一个个体户老板去年付款,签合同,但是一直没收到发票,去年也没做费用,约4万金额,今年才收到,发票日期也是今年的,这个票是做到今年还是修改去年的账呢?
老师,我们公司现在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老王,公司未分配利润有10万,现在有一个法人股东要对我们公司增资,持股70%。10万的70%应不应该视同给老王分红?
回购普通股为什么股数减少? 发给员工为什么股数增加?
财政拨款是怎样下发到预算一体化系统的?
浮动利率的投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哇?
请问这个甲公司会计分录是怎样的呢
甲控制乙,乙共同控制50%丁,丙是甲的联营企业,乙和丙关联关系, 甲的合并范围就没有丁和丙 是不是
运输和安装费用要计入使用权资产的成本里面吗
9月收款.,增值税所属期10月按无票收入缴纳吗?12月开票。 那整个过程分录怎么做?
你好1. 是的。先按照无票收入报税的;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无票收入; 销项税 ; 按月这样做 ; 开票后 ; 做; 借主营业务收入-无票收入;贷主营业务收入- 开票收入;
是企业出租办公室哦,如果9月预收23年上半年办公室租金,23年12月开票,也是这样做分录吗?
你好1. 是的。 是这样来做
无票收入也算确定了收入吗?如果申报了,那12月把无票收入转入开票收入,那企业所得税按无票收入还是开票收入所属期申报?
无票收入也算确定了收入吗?那企业所得税按无票收入还是开票收入所属期申报?
你好1. 是的。 无票收入也得报税 做账的; 按照你 无票收入所属期来 报; 这样增值税和 所得税申报表才 一致
那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按无票收入所属期申报了。到最后把无票收入转入开票收入,那帐上跟报表上的收入能对上吗?
你好1. 是的 。 是的。这样才 一致的
9月预收收23年上半年租金,23年6月统一开票。也要9月一次确认收入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吗?企业所得税不能在23年1-6月分摊收入?如果分摊,那申报表上收入总额和增值税申报额就匹配不上了,可以吗?
你好 ;按月来做收入报增值税和附加税以及所得税的; 是的; 要分摊下哈
但是,税局有文件规定,预收款要在收款月计算缴纳增值税,如果9月收了半年租金60000元,按每月一万元去摊,就23年1月才开始每月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那不是又不对了?
你好; 你 是一次性开票 ; 就是一次性缴纳增值税的; 按月做收入 ; 做账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来处理
那就会增值税申报表和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不匹配,比如9月预收了10500元租金,申报了500元增值税,但企业所得税零申报,是可以的吗?
你好; 如果你一次性开票的话; 那么就是会造成你们不一致的;
这个不一致是可以的吧?
你好; 你这样开票; 就是会不一致的; 是的
那22年9月收款就不能直接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了吧?这不是等于当月确认收入要交企业所得税了?我要23年租期当月才交企业所得税确认收入。
你好; 是的; 比如说 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规定,租赁期限是2021年10月-2022年9月,租期存在跨年情形,但付款则采用一次性付款。 这种情况下2021年确认的收入则是2021年10月-12月的租金收入,但增值税却是以收到预收款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期确认,增值税收入则一次性确认。因此,形成了差异。 增值税收入和企业所得税收入差异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种情况,但是分析来看多是由于特殊业务、会计核算方式等原因导致。正常情况下,这个差异存在不用过于紧张,更没必要强行保持两个收入额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