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分录还写预交税款 6月写预交税款申报错误退回
1.利宁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机构所在地在甲县。2021年6月10日转让其2014年购买的一幢写字楼。取得含税转让收入4500万元。该写字楼位于乙县,2014年购买时的价格为2900万元,保留有合法有效凭证;该办公楼资产原值30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150万元。已知:利宁工业企业对于该项业务选择了简易计税方法写字楼的增值税预征率为5%,征收率为5%,税率为5%,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1)利宁工业企业需要向哪个县的税务机关预缴增值税?预缴多少?如何进行预学税款的账务处理?(2)利宁工业企业需要向哪个县的税务机关中报缴纳增值税?申报缴纳时是否需要补缴税款?利宁工业企业转让写字楼时计提增值税时应如问进行账务处理?(注意:仅需答出与增值税有关的账务处理,金额单位为万元,结果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利宁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机构所在地在甲县,2021年6月10日转让其2014年购买的一幢写字楼,取得含税转让收入4500万元。该写字楼位于乙县,2014年购买时的价格为2900万元,保留有合法有效凭证:该办公楼资产原值30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150万元。已知:利宁工业企业对于该项业务选择了简易计税方法,写字楼的增值税预征率为5%,征收率为5%,税率为9%。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1)利宁工业企业需要向哪个县的税务机关预缴增值税?预缴多少?如何进行预缴税款的账务处理?(2)利宁工业企业需要向哪个县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申报缴纳时是否需要补缴税款?利宁工业企业转让写字楼时计提增值税时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注意:仅需答出与增值税有关的账务处理,金额单位为万元结果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建筑行业,在11月份开了3个异地项目的发票给业主,其中一个项目是正常申报预缴税款; 有一个项目是在11月30日申报预缴税款了,因跨区域事项报告书搞错了,在这个月也即12月份重新办理了外管证并重新预缴所属期为11月份的税款了。前面在11月30日预缴这个项目的税款也申请了退税,且退款已回到公司了。 还有一个项目是在12月份申报预缴税款并交税了的,但所属期我选择是11月份的,因为是在11月份开的发票 最后,我刚才在填写申报11月份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时,在表四第3行的第2列和第4列填写这三个项目预缴增值税合计数。提交时不通过,提示我报表28栏分次预缴税款的金额不对!我应该怎么去填写这个金额?
老师,请帮我看一下这个应该怎么做? 公司厂房从8月份出租,因为对方的营业执照没有办下来,所以一直没有签租凭合同,租客执照已办好,预计10月15日签合同,免租期4个月,即8.9.10.11月是免租的。在这期间租客产生了水电费如9月就电费11万,(从我司对公账户扣款了) 问题1.签订租凭合同起始日是否就如实际填8月1日? 2.拿8月1日起租合同去税务局増加从租,免租期没有收入那就不产生税? 3.我司代缴电费,等租客转到我司对公账户,此项代缴电费对公账户为收入,那税务局要不要我开票?如果开了票它就会识别是收益,但是它只是代缴的费用,那我应该怎么样子把这个费用做平不用交税?
老师你好,我5月13日预缴了增值税及附加税,本来预缴项目所在地的,结果预缴到公司机构所在地税务局了,三方协议扣的款,我6月3日已去大厅更正并办理退税,6月底会退回公司账户。我5月分录应该怎么写呢?是否还需要计提呢?摘要还是写预缴税款.
到手机上下载电子税务局,怎么新注册进去
老师 请问下 发给股东一万的工资 要不要上个税 现在打
牙科诊所的医用耗材 比如我购买了很多纸巾 每天都在用 怎么做收入和成本呢?
老师好,企业缴纳环保税计什么科目
资料一:2×18年1月1日,甲公司向其100名销售人员每人授予1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行权条件为:2×18年度净利润增长率达到6%;截至2×19年12月31日,两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达到7%;截至2×20年12月31日,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达到8%。从达到上述业绩条件的当年年末起,即可按照当时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行权期为3年。 资料二:2×18年度,甲公司净利润增长了5%,当年没有离职人员 资料五: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如下。 2×18年1月1日为9元; 计算甲公司2×18年应确认的负债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老板有一个食品加工厂和3个门店,生产的食品放到门店零售,也对外批发,我应该分4个账套分别做账,还是一个账套就可以做账
老师,请问一下无票收入的分录应该怎么写?摘要怎么写?
为什么美元账户的余额,显示人民币余额不一致的呢?比如美元有200,但是显示出来的人民币是270,为什么会这样?
老师,我们是二房东在房东那里租了五十几个门面并开了发票给我们,然后我们出租门面大概三十来家,这样我们开出去的发票销项一直都会比取得的进项发票要少,导致现在还有好多留底请问这样会有风险吗?
电商收入预估按毛利率结转成本,还是按实发数×进货价结转成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