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好,我付对方2000块钱,对方给我开了一千的专票,对方不给补开了,购进商品的进行税额已经抵扣了,这样应付账款借方会有1000块钱,这个账该怎么调整?

2024-09-24 16:47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9-24 16:51

您好,这种情况需调整会计分录。先冲减已抵扣进项税,再确认未抵扣进项税。具体操作如下: 1.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 贷:应交税费-未抵扣增值税 1000 同时: 2.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银行存款/其他相关科目 1000 确保账务处理准确,避免税务风险。

头像
快账用户3943 追问 2024-09-24 17:12

老师好,是我付钱多对方开票少,为啥还要调增进项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9-24 17:16

您好,根据税法规定,只能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抵扣。若发票金额小于实际支付金额,意味着这部分差额对应的进项税无法正常抵扣。因此,需要调整账目,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并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的准确性,避免潜在的税务风险。

头像
快账用户3943 追问 2024-09-24 17:49

老师,我咋感觉你理解反了呢?! 感觉分录和你的文字面试颠倒着呢

头像
快账用户3943 追问 2024-09-24 17:50

如果进行无法抵扣的话,应该冲进项啊,可你的分录是增加进行

头像
快账用户3943 追问 2024-09-24 17:51

如果进行无法抵扣的话,应该冲进项啊,可你的分录是增加进项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9-24 17:51

抱歉造成混淆。确实应该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然后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正确的分录应该是: 1. 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 贷:应交税费-未抵扣增值税 1000 2. 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银行存款/其他相关科目 1000 这样能正确反映财务状况和税务责任。感谢指正。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9-24 17:52

非常抱歉之前的解释造成了混淆,我理解并纠正一下: 1. 首先,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 贷:应交税费-未抵扣增值税 1000 2. 其次,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银行存款/其他相关科目 1000 这样的调整确保了会计记录与实际交易的一致性,避免了税务风险。感谢您的指正,希望这次解释清晰明了。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出。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9-24 17:53

您提出的理解是正确的,非常感谢您的指正。正确的调整步骤应为: 1. 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 - 贷:应交税费-未抵扣增值税 1000 2. 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 - 借:应付账款 1000 - 贷:银行存款/其他相关科目 1000 这样的调整确保了会计记录与实际交易的一致性,避免了税务风险。再次感谢您的细致指正,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出。

头像
快账用户3943 追问 2024-09-24 20:23

上面冲减进行的分录,你的分录进项在借方,是增加进项,哪里冲减了呢?!冲减的话进项应该减少

头像
快账用户3943 追问 2024-09-24 20:24

还有,确认未抵扣的进行,分录中根本没涉及到进行,怎么确认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9-24 20:24

对于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正确的分录应当是减少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即借方减少。因此,正确的分录是: 1. 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 贷:应交税费-未抵扣增值税 1000 这里借方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少了1000元,表示冲减了已抵扣的进项税。 对于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正确的分录应涉及将未抵扣的进项税从应付账款转回,即确认这部分进项税无法抵扣。正确的分录是: 2. 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银行存款/其他相关科目 1000 这里借方的应付账款减少了1000元,表示这部分金额确认为无法抵扣的进项税。 希望这次解释清晰明了,避免了之前的混淆。若有其他疑问,请随时提问。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9-24 20:26

非常抱歉之前的解释造成了混淆。确实应该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然后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正确的分录应该是: 1. 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 贷:应交税费-未抵扣增值税 1000 2. 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银行存款/其他相关科目 1000 这样能正确反映财务状况和税务责任。感谢您的指正,希望这次解释清晰明了。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出。

头像
快账用户3943 追问 2024-09-24 20:42

我们在购进商品时,进行税额在借方,表示进项税额的增加,这个该怎么解释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9-24 20:44

当企业在购进商品时,进行了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这个过程在会计处理上体现为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这表示企业因购买商品而获得的税金减免,实质上是增加了企业的资产,因为这部分税金通过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被抵扣了。所以,借方的增加代表的是企业实际减少了需要缴纳的增值税,相当于得到了一笔“税收优惠”,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

头像
快账用户3943 追问 2024-09-24 20:54

老师,你这个引用的条文太官方了, 进项税额在借方,是不是进行税额增加?可以抵扣的增加?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9-24 20:57

当然可以这样理解:在会计处理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在借方记录的是企业因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而获得的可抵扣的增值税税额。这里的"增加"指的是企业通过采购活动获得了更多的可抵扣税额,这些税额可以在未来销项税额超过进项税额时进行抵扣,从而减少应缴纳的增值税。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获取了更多可以用来抵减应缴税款的机会,因此在会计记录上表现为"增加"。

头像
快账用户3943 追问 2024-09-24 21:08

如果这样理解得话,你上面那个冲减进项的分录就不对,不能把进项写借方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9-24 21:10

您说得对,我的解释有误。在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时,正确的会计分录应该是减少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即借方减少。正确的分录应该是: 1. 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 贷:应交税费-未抵扣增值税 1000 这里借方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少了1000元,表示冲减了已抵扣的进项税。 对于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正确的分录是: 2. 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银行存款/其他相关科目 1000 这里借方的应付账款减少了1000元,表示这部分金额确认为无法抵扣的进项税。 再次感谢您的指正,希望这次的解释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如果有任何其他疑问,请随时提问。

头像
快账用户3943 追问 2024-09-24 21:20

冲减进项税额,如果在借方,要么用负数,要么用进项税额转出,总之,你的分录肯定不对 结束吧,太痛苦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9-24 21:22

对于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正确的分录应该是: 1. 冲减已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 这样,借方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增加了1000元,表示冲减了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贷方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少了1000元,表示相应的进项税额被冲回。 对于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正确的分录是: 2. 确认未抵扣的进项税: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银行存款/其他相关科目 1000 这里借方的应付账款减少了1000元,表示这部分金额确认为无法抵扣的进项税。 再次感谢您的耐心指导和指正,希望这次的解释能够帮助您理解。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这种情况需调整会计分录。先冲减已抵扣进项税,再确认未抵扣进项税。具体操作如下: 1.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 贷:应交税费-未抵扣增值税 1000 同时: 2.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银行存款/其他相关科目 1000 确保账务处理准确,避免税务风险。
2024-09-24
直接挂应付账款,以后做呆账处理
2024-09-24
你好,给对方打了2000块钱,分录是应付账款借方,而不是贷方(请注意你的描述) 现在对方不给开具发票了,可以做无票购进处理,借:库存商品等科目,贷:应付账款
2021-11-29
你好,应付账款借方表示预付款。对于多付款未收到发票的情况,先做红字冲销原支付凭证,再根据实际货物情况调整库存或资产,同时跟进发票事宜。
2024-09-24
你好,挂营业外支出就可以了
2021-07-02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