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性质判断 测试软件程序设计费、测试用物料、调试软件差旅费都属于制造费用,因为这些费用与芯片测试生产环节紧密相关。 分摊方法 可以按测试芯片数量、测试工时分摊或者按成本动因(如测试软件运行次数等)分摊到产品成本中

《财务会计》期末测试卷东方企业为增税一般纳税人(税率13%),2018年6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要求: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有明细科目的要注明。如果运算结果出现小数,小数点后保留两位)1.6月1日,张明报销差旅费3800元,交回多余的现金700元。2.6月1日接受华宇公司投资的专利权,确认的价值为15万元,增税税额为19500元。3.6月2日到外地采购材料,将采购款10000元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4.6月3日,销售一批产品给A公司,货已发出,货款30000元,增值税额为39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另外发货时垫付运费500元,已办理货款托收手续。(假定增值税不折扣)5.6月5日,工会为退休职工发放米面,价值5000元。6.6月6日将5日收到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以取得生产经营所需的甲材料,该材料价款为39840元,增值税费为8160元。7.6月8日查明了500元现金短缺原因,其中300元是出纳王旭工作失误造成,200元无法查明原因。8.6月10日,向华泰企业采购材料,开出转帐支票一张,预付材料款100000元.9.6月13日,总务科实行定额备用金制
H会计师事务所所首次接受田公司委托审计其2020年财务报表,A注册会计师为项目合伙人。在对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过程中遇到下列事项:(1)甲公司各部门使用的请购单未连续编号,请购单由部门经理批准,超过一定金额还需总经理批准,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项控制设计有效,实施了控制测试,结果满意。(2)由于2020年人员工资和维修材料价格连续上涨,甲公司实际发生的产品质量保证支出与以前年度预计数相差较大,A注册会计师要求管理层就该差异进行追溯调整。(3)甲公司有一笔账龄三年以上,金额重大的其他应付款,因2020年度未发生变动,A注册会计师未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4)甲公司年末与固定资产弃置义务相关的预计负债金额为200万元,A注册会计师作出了300万元到360万元之间的区间估计,与管理层沟通后同意按100万元进行调整。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4)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
(三)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针对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我们在 2017 年报审计所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包括: ①了解及评价与医药销售收入确认事项有关的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 13 有效性; ②通过查阅销售合同及与管理层进行访谈,对与医药销售收入确认有关的重大 风险及报酬转移时点进行分析评估,进而评价公司医药销售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企 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相关会计政策是否得到一贯运用; ③对医药销售收入执行分析性程序,包括对年度间、年度内的月度波动分析和 毛利率分析,及与同行业的比较分析等,评价医药销售收入、毛利率水平是否合理; ④检查与医药销售收入确认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包括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出 入库记录、收款记录等,核实收入确认的真实性: ⑤对主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进行函证确认,对重要客户实施实 地走访,检查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 ®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确认的医药销售收入执行截止测试,并检查期后销售 退回情况,以评价医药销售收入是否被记录于怡当的会计期间。 2018 年报审计期间,我们针对前期差错更正事项,重新获取了 2017 年度重要 账户资金流水及核查资金收付对象、西证应收账款余额、核查公司实际业务发生情 况、公司金税系统与业务系统收入勾稽复核等程序, 综上所述,针对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所涉及的事项,我们己遵照相关执业准则的 要求实施了相关审计程序。
我公司是芯片设计公司,生产环节是委托第三方进行,芯片设计好以后,将设计图纸交由芯片生产厂制造,生产厂首先要制造一个光罩模具,用于生产芯片。我们设计好之后,需要先生产出芯片来测试验证才知道芯片是否设计成功可以销售,如果设计失败,那么又要重新改进设计重新生产,如果设计成功,这个模具可以用来继续生产芯片用于销售,这个模具怎么会计处理呢
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负债审计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甲公司各部门使用的请购单未连续编号,请购单由部门经理批准,超过一定金额还需总经理批准。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项控制设计有效,实施了控制测试,结果满意。(2)为了为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A注册会计师检查了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关凭证,并结合存货监盘程序,检查了甲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存货入库资料,结果满意。(3)由于2015年人员工资和维修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甲公司实际发生的产品质量保证支出与以前年度的预计数相差较大。A注册会计师要求管理层就该整异进行追溯调整。(4)甲公司有一笔账龄三年以上,金额重大的其他应付款。因2015年度未发生变动,A注册会计师未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不。(5)甲公司年末与固定资产弃置义务相关的预计负债金额为200万元。A注册会计师作出了300万元到360万元之间的区间估计,与管理层沟通后同意其按100万元的错报进行调整。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
老师您好!请教个问题,无形资产摊销 摊销完成后出现贷方(入账价值的余额)入账金额9万,累计摊销贷方9万。这个应该是正确的吧?
表格如下所示,期初库存+本期发货-期末库存=本期流向,期末库存=门店库存+总部库存。1.当期末库存数量没有数据时则本期流向为0;当期末库存为0时,则本期流向计算满足上面条件。该怎么设置公式呢?
请问电子发票会计做账需要打印出来吗?
这个预收款不足可以倒挂吗?还是需要应收账款
老师,预收款有余额,应付款年初没有余额,应收账款4-8月才有陆续进余额,我在2月分做了笔分录,借:预收账款-1千万,贷预收账款1千万,当期应收科目为负数,到8月才平,这样处理有没有风险?
老师,2018年前好几个客户有预收款一直挂在系统上,可能是之前系统操作有问题没确认收入,现在应该怎样把那些预收款做账做掉(不需要发货给客户)
老师你好,请问这个民非公司支付的专家评估费分录怎么做?分别付了两个专家税前2500(实发2160)另一个税前1000(实发)960元,银行支付
收到无偿划拨的已经折旧完的固定资产怎么做账
老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实际的税费跟之前计提的有差异,账务处理怎么做?
预算会计科目财政拨款结转有余额,是没有花完的,设置科目的时候,会计软件里头科目类型只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选择哪个类型,余额方向符合逻辑
我们这个芯片不一定每个月都有测试,一般是库存芯片预计快消化完了再生产,所以发到测试厂也是不定期一批一批地发过去的,怎么分摊比较好呢。我现在软件设计费、测试用物料已经使用了,但是未来会测试多少芯片说不准
同学你好 你们是什么成本核算方法呢
我们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因为都是委托第三方生产加工,第一个步骤生产和第二个步骤封装都是可以分摊到每颗芯片上面的,现在问题是测试厂那边不知道怎么分摊成本,因为我们以前数量比较小是自己测试的良品,现在数量上去了找了测试厂给我们测试,这个测试费用按每次测试的小时数结算,这个也没问题,可以分摊到每颗芯片上,问题是这个前期测试软件设计费、以及测试需要的材料(这个材料会一直使用)和后续可能会发生的差旅费我不知道怎么分摊
前期测试软件设计费分摊方法 按产量分摊 原理:根据预计生产的芯片总量来分摊软件设计费。假设前期测试软件设计费为 A 元,预计生产的芯片总数为 N 颗,那么每颗芯片分摊的软件设计费 = A/N 元。 适用情况:如果预计生产数量相对稳定且可以较为准确地预估,这种方法较为合适。例如,如果前期软件设计费为 10000 元,预计生产 100000 颗芯片,那么每颗芯片分摊 10000/100000 = 0.1 元。 按使用年限分摊(如果软件有使用期限) 原理:假设软件设计费为 A 元,软件预计使用年限为 M 年,每年预计生产芯片数量分别为 N1、N2、…、Nm 颗。每年分摊的软件设计费为 A/M 元,再根据当年预计生产数量分摊到每颗芯片上。例如,软件设计费 10000 元,预计使用 5 年,第一年预计生产 20000 颗芯片,第一年分摊到每颗芯片的软件设计费 =(10000/5)/20000 = 0.1 元。 适用情况:当软件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且生产数量在不同年份有较大波动时可以采用。 测试需要的材料成本分摊方法 按测试芯片数量分摊 原理:计算材料的总成本 B 元,预计使用该材料测试的芯片总数为 P 颗,那么每颗芯片分摊的材料成本 = B/P 元。例如,测试材料成本为 5000 元,预计用该材料测试 100000 颗芯片,每颗芯片分摊 5000/100000 = 0.05 元。 适用情况:当材料的消耗与测试芯片数量有直接关系时适用。 按材料使用时间分摊(如果材料有使用寿命) 原理:假设材料成本为 B 元,材料预计使用寿命为 Q 个月,每月预计测试芯片数量分别为 P1、P2、…、Pq 颗。每月分摊的材料成本为 B/Q 元,再根据当月预计测试数量分摊到每颗芯片上。例如,材料成本 5000 元,预计使用 10 个月,第一个月预计测试 10000 颗芯片,第一个月分摊到每颗芯片的材料成本 =(5000/10)/10000 = 0.05 元。 适用情况:当材料有使用寿命限制且不同时间段测试数量不同时适用。 后续可能发生的差旅费分摊方法 按测试批次分摊 原理:统计总的差旅费 C 元,预计的测试批次为 R 批,那么每批测试分摊的差旅费 = C/R 元。如果每批测试的芯片数量相对固定为 S 颗,那么每颗芯片分摊的差旅费 =(C/R)/S 元。例如,差旅费为 3000 元,预计测试 10 批,每批测试 5000 颗芯片,每颗芯片分摊的差旅费 =(3000/10)/5000 = 0.06 元。 适用情况:当差旅费主要是因测试业务产生且与测试批次有较大关联时适用。 按测试芯片数量分摊(如果差旅费与测试数量有一定关系) 原理:根据总的差旅费 C 元和预计测试的芯片总数 T 颗来分摊,每颗芯片分摊的差旅费 = C/T 元。例如,差旅费 3000 元,预计测试 150000 颗芯片,每颗芯片分摊 3000/150000 = 0.02 元。 适用情况:当差旅费与测试芯片数量存在较为直接的联系时适用
按预计数量分摊的办法下,如果费用分摊完了,后续还有新增数量的测试,是不是就不需再分摊即可,如果是实际发生的比预计数量少,那么在最后一次测试时将剩余测试费全部摊进成本可以吗
同学你好 这样可以的
那在预计使用年限的办法下,也是一样的道理是吗,比如实际发生比预计多,就分摊完以后不管了,实际比预计少就在最后一年分摊完,包括这个办法下面也需要预计每年测试的数量,也是一样办法处理实际与预计的差异
同学你好 对的 是一样的
预计使用年限的情况下,可以不预计数量吗,就是我平摊到每个月多少金额,如果当月没有发生测试就入管理费用
同学你好 最好是预计一下数量
好,如果这种制造费用金额比较小的时候,可不可以直接第一批测试的时候,直接摊到这一批芯片成本上面呢,比如我的软件设计费比较贵有几万那我按照一定的原则分摊,但是材料费只有几千,然后我第一批测试的芯片数量也多,我就直接摊进去可以吗,因为我们存货入库也是移动加权平均的
同学你好 这个可以的
后续发生的这种差旅费也是可以哇,直接计入当月的芯片成本,还有测试厂那边测试好以后会给芯片包装好寄回给我们,这个包装用的材料也是可以一次性分摊到当月吗,包装材料是寄过去一批用完后再寄下一批
同学你好 这个可以的
老师,这种金额有没有什么建议呢,比如说多大金额以上建议分摊到各期,
按每个月领用的一次性分摊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