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成本费用按实际领用和发生 比如材料,安实际领用确认成本
老师:我厂是做家具行业,每个月销售额500万左右,进项材料大约是价税合计200万,请问应该怎样去合理匹配这些成本费用配比?
老师你好,我们是建筑行业,准备用新收入准则,然后我们领导叫我参照下图中人家公司账务处理进行结转。假如我公司a项目合同含税收入是1000万元,预算成本是700万元,1月份开具给甲方含税发票109万元,完成产值200万元,收到成本发票80万,实际发生应该有150万左右,那么我开具发票账务处理借:应收帐款109万 贷:合同结算~工程结算~价款结算100万元 应交税费~销项税额9万元确认产值借:合同结算~工程结算~收入结算 20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 收到成本发票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人工/材料/间接费用80万元 上面这些账务处理有问题吗?根据上面两图的参照,我接下来的成本和收入要怎么结转呢,麻烦列示下会计科目和金额
请问老师,我们公司属于制造业,一般纳税人,每个月进项发票都不够用,例如这月销售未税开到130万元,利润率10%,那么成本是120万:成本中的材料占60万,人工占40万,电费4万,制造费用8万,但是能开进来的进项发票只有材料和电费,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折旧不能取得发票,我们税负率是3.5,这样距离税负率缺口较大,要想每月都维持3.5税负率,应该怎么改变一下这种情况呢?怎么做税务筹划呢?
你好老师,我想问问,我是公司是一般纳税,业务就是销售大理石。 流程就是需要我从厂家买来材料自己加工,再卖给工地。 问题是这期间买材料价格低,加上自己加工费的,报价给工地价格就是特别高,还不能开具加工费的发票,都得算材料里。 就不能像商业会计一样,一进一出做成本,那样利润率太高,我成本是不是应该像工业会计一样,把每个工地当做一个产品,那样计算成本?就是不知道这个成本我应该怎么计算?给个思路呗
甲板材制品厂是一般纳税人,因受疫情影响,前几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左右,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销售收入达到450万(不含税),销售收入60%金额(不含税)可以取得专票。由于经营有方,2021年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现需要购进一批原材料,有两个进货渠道可以考虑。一种是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进货,每件含税12元,可以开具专票。一种是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进货,每件含税9元,可以开具普票。甲企业全年共需此种原材料20万件。企业主要业务分为两块,一块是板材制品销售,估计年收入为1600万元,另一块是安装收入,估计年收入为400万元。进项税额估计年总量为2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安装业务基本没有进项。甲企业最近要和一个客户签订100万元的供货合同,现有两种方案:一个是规定付款期限是30天,付款条件是3/20,即2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3%的现金折扣。一个是主动压低价格,将合同金额定为97万元,同时在合同中约定,超过20天付款加收3万元滞纳金。假如甲公司请你担任财税顾问,请从以下角度进行税收筹划,并写出必要分析过程。问:甲企业应选择哪家供货商?
老师,你帮我看看这题 确认投资收益时考虑对净利润的调整
现在是两人合伙新开的烟酒店:期初张三投20万给到李四,李四自己也投了15万,双方无协议,口头谈定五五分成。李四用双方的投资款35万全部用于进了第一批货了,进货后,这个投资款35万采购的商品以两种形式全部体现在双方结算利润和库存的过程中了:一部分商品已经卖掉了,产生的销售收入已经全部体现到了计算净利润的公式里了: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费用=净利润(这个净利润是104.5万元),这里的销售收入管钱的一方没有先扣掉双方投资款再体现;还有一部分商品没有卖掉,压在了期末库存里,管钱的一方也全额盘到了期末库存里……我想问的是,像这种情况,两个人要终止合作,最终清算的时候,是不是把这个净利润105万-先返还双方投资款35万,剩下来的70万是双方在收回投资款的基础上,共同经营期间产生的利润净额,按这个净额五五分成?
小规模纳税人长期零申报要做哪些事?
自然人扣缴端怎么没有找到经营所得申报呢?
律师事务所想鼓励员工交成本票,规定本月发票次月10日之前交回,奖励票面金额的2%,次月20日前交回,奖励票面金额1.5%,这个怎么设置函数呢
员工充值电话费不开发票可以报销吗?还是可以开公司发票呢?除了统一充值油卡,律师事务所还有什么渠道能够获得成本发票呢?
想把一个表中筛选出来的一列数据汇总到另一个表中的一个单元格内怎么设置函数呢
想比较两列数据那些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用什么函数?
本月进项全部勾选,但是有的发票没有收到,怎么入账呢?
为什么是递延收益?环保设备不是已经购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