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后,资产增加了,这个时候净资产也变动净资产份额变动,那么商誉就随之变动 2,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资本公积 同1,资本公积影响净资产,商誉随之受影响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1)在合并情况下,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被购买方的账面价值,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 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对应科目为商誉。 (2)在并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因企业合并成本固定、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 债,则减少考虑递延所得税后被购买方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 断循环状态。 请问以上(1)和(2)都是属于非同一控制免税合并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方法,为什么处理方法不一样?
(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了商誉并且按照所得税法规的规定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如:吸收合并时应税合并,初始确认时不产生暂时性差异)的;(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请问上述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产生暂时性差异。请问两者区别在哪里?
老师卖固定资产科目计入固定资产清理,那么利润表的收入不体现卖固定资产的收入这一项吧?增值税报表的收入得把这块收入填进去聊吗增值税,这样的话,利润表的收入和增值税,所得税表里的收入不一致了吧?
小规模公司开消项发票19460元百分之一,192.67税率,但实际收款18700元,多开的发票赠送,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含赠送部分) 借:银行存款 18700 借:营业外支出 760(19460-18700,多开赠送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19267.33(19460÷1.0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92.67 结转分录?借 主营业务成本18700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这样对不对
请教老师:因修剪园区草坪,此事项作为一项专门的劳务与一自然人签定了劳务合同,我公司代扣代缴劳务个税,此项业务支出从计提费用、发放费用、代扣代缴个税,一套完整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老师,现在做账,凭证后面需要附打印出来的电子发票吗?不打印,可以吗
zhubo从另一个公司跳槽到我们公司,对方让我们付款给他们,他们开的是现代服务信息服务费专票可以抵扣吗
老师,那我9末的结转应该怎么做呀,我刚接手,做账的时候采购和销售商品的时候都直接把应交增值税销和进项放进去了,结果我们家不给客户开发票,供应商也没给我们开发票,我月末应该怎么结转增值税咋
单位销项发票不开,进项发票对方这个月的还没及时给开,我应该怎么算这个月的增值税
请问老师,怎么区分行政诉讼的管辖是中级还是基层?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常用税率及行业是什么
请问老师,对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被申请人是谁,复议机关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