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后,资产增加了,这个时候净资产也变动净资产份额变动,那么商誉就随之变动 2,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资本公积 同1,资本公积影响净资产,商誉随之受影响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1)在合并情况下,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被购买方的账面价值,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 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对应科目为商誉。 (2)在并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因企业合并成本固定、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 债,则减少考虑递延所得税后被购买方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 断循环状态。 请问以上(1)和(2)都是属于非同一控制免税合并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方法,为什么处理方法不一样?
(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了商誉并且按照所得税法规的规定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如:吸收合并时应税合并,初始确认时不产生暂时性差异)的;(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请问上述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产生暂时性差异。请问两者区别在哪里?
老师 一般纳税人注册资金1000万 实收资本415万 转让35%股权 以3524000转让 申报 溢价为24000元 缴纳个税4800元 现在税务风险要缴纳40多万的个税 我公司可以以实收资本的35% 145.25万为基础溢价24000元转让吗
老师,如果是一般纳税人,有开出去专票,也有开出去普票,缴税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开普票会少交税吗
老师,购买汽车,可以用复印件入账吧
公司买办公楼,支付房款,借预付账款1000万,贷银行存款1000万 年底才能投入使用,现在收到房款发票,如何入账 现在支付的装修费如何入账
老师,现在印花税是不需要计提了吗?
老师 内账是不是也是坐一整套账?只是有的可能没有发票 但是一样的做法
老师,我们公司要做股权变更,税局要看往来明细账,有一笔往来款是公司出纳,出纳挂了几百万的往来是借款,这种要怎么像税局解释比较好?
我们给对方开票说不含税小数点太多含税价3050不含税价3050/1.13=2699.115044,这个怎么办他们按不含税入账
公司章程在哪里可以下载
老师,那个钢管租赁公司钢管租出去后。对方给遗失了。这个发票怎么开好,帐务怎么处理?